
娴情
1988年1月,宝丽金为陈慧娴推出了她的个人第5张粤语专辑《娴情》。当时的陈慧娴已随着“逝去的诺言”、“花店”、“跳舞街”等作品的传唱取得了一定的知名度。但是由于此前一直是一种单纯的邻家少女形象,所以歌迷仍主要集中在学生群体中,她在香港歌坛的位置也仍停留在二线上。在上一张专辑《变变变》销量及口碑都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她在时隔一年之后才慎重地完成了这张日后证明相当成功的转型之作。在这张专辑中,陈慧娴的角色已经不再只是刚出道时那个由制作人给她讲述故事、让她自己来诠释感觉的小女生;而是首次和区丁玉一起担纲整张专辑的制作,并独立提出封套的概念。在当时香港乐坛翻唱风大行其道的环境下,专辑里的十首歌曲竟全部是舶来品的改编,但也同时凸现了区丁玉和陈慧娴两位制作人在选曲和编制上精心。而封套的创意和设计,也让陈慧娴“帽子歌后”的形象深入人心。
专辑以两首劲歌“不住怨妇街”和“不羁恋人”拉开序幕。同此前她的快歌如“跳舞街”、“反叛”、“变变变”相比,这两首歌在内容上明显地成人化。但有别于同期梅艳芳善用低沉的声线表现妖艳狂放的劲歌风格,陈慧娴扬长避短地采用偏轻快跳跃的方式来进行演绎...
专辑以两首劲歌“不住怨妇街”和“不羁恋人”拉开序幕。同此前她的快歌如“跳舞街”、“反叛”、“变变变”相比,这两首歌在内容上明显地成人化。但有别于同期梅艳芳善用低沉的声线表现妖艳狂放的劲歌风格,陈慧娴扬长避短地采用偏轻快跳跃的方式来进行演绎...